欢迎来到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官网!

邀请报告

Invitation Report

通过优化多晶硅层制备高效双面TOPCon太阳电池的方法【张  耕】
发布时间:2025-10-31 | 浏览次数:8

1760147940-qzK5e1QJgB

 

 

通过优化多晶硅层制备高效双面TOPCon太阳电池的方法

张  耕

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

E-mail: zhangg01@jolywood.cn

报告摘要

当前,“十五五”规划强化“双碳”目标,为光伏产业带来巨大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。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,技术持续创新,成本优势显著。但是,随着“双碳”目继续深入推进,提升发电效率、降低度电成本已成为必然要求。高效电池技术能显著提升单位面积的光伏发电量,节约土地资源,缓解电网消纳压力,是突破当前光伏装机规模瓶颈的关键。

虽然,钙钛矿、量子点等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正稳步发展,但近期内占据市场的仍是晶体硅太阳电池,尤其是其中的隧穿氧化TOPCon电池以及与背接触结合的TBC电池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效率极限可达29.43%TOPCon电池的效率极限为28.7%,但目前量产的TOPCon电池其量产效率仅26.5-27%左右,距TOPCon电池的效率极限仍差距较大。究其原因是因为poly-Si层的寄生光吸收,使得当前的TOPCon电池只能做到单面隧穿氧化结构,而无法在正/背两面均制备隧穿氧化结构。

报告中,我们展示了一种对TOPCon电池多晶硅层进行局部减薄(local thinning,LT)的方法,以减轻寄生吸收。该LT方法通过结合激光和碱刻蚀实现。皮秒脉冲激光使多晶硅表面氧化为氧化硅,并使其厚度增加至4nm以上,在随后的碱刻蚀中作为刻蚀阻挡层。因此,多晶硅层中经过激光处理的区域可以保持原有的厚度,而未经过激光处理的区域则减薄至30nm以下。通过利用激光诱导表面氧化层增厚所带来的选择性刻蚀优势,非金属化区域的多晶硅层得以成功减薄,同时又不会影响表面钝化效果。

实验结果表明,激光局部减薄技术具有成本效益以及可扩展性,与现有的TOPCon工艺流程和丝网印刷基础设施完全兼容LT技术在双面性、短路电流(Isc)、开路电压(Voc)以及转换效率Eta的综合提升意味着更高的能量产出和更好的材料利用率--这些都是推动工业光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。更重要的是,LT技术在电池背面的成功应用,为TOPCon结构在电池正面的使用带来了契机,为冲刺极限效率提供助力。我们未来的工作也将侧重于双面隧穿氧化结构的TOPCon电池开发,并整合先进的金属化方案,以充分发挥LT技术以及TOPCon电池的性能潜力。

 

 

 

ScreenShot_2025-10-31_111106_487